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,又问:“创意有了?”
“名字都给想好了,就叫《罪歌》,牛逼吧?只有老板敢起这种名儿,我们要是这么取名包准被骂的狗血淋头。”
陈衍整个人一晃,手软的差点没拿住手机。
《罪歌》,他的最后一部戏,他被人抢走的作品。为什么是现在?现在才2012年……为什么提前了这么久?!
作者有话要说:
谢谢评论!
不知道敏感词消干净没有,要是还有,看到了顺便告诉我呗
然后存稿箱定时是晚上9点~
第27章 27
上辈子他是2014年才接触《罪歌》的。
和现在一样,狄辉想捧新人,要找个人写本子。那时陈衍已经写了几部电视剧,其中有些收视不错,论名气和现在相差无几,论人脉则远远不如。
狄辉当着狄氏的老板,手底下都是编剧演员,时间久了自以为半只脚踏进了文艺界,也能搞创作了。他自己想了个点子,认为很不错,对着小情儿牛也已经吹出去,于是上上下下地找编剧给他写戏。
他找的那些名编剧都是人精,一眼就知道这不是件好事。先不说狄辉就是个什么都不懂却还要指手画脚的甲方,就算这戏写出来,拍成了,也落不到好处。
剧本署名里是一定会有狄辉的,要是票房口碑好,就是狄辉的功劳,他们也不敢抢;要是砸锅了则是他们的过错,彼此心里都有嫌隙。
这剧本找了一圈没人接,最后就辗转落到了陈衍手上。陈衍什么都不懂,也没人提醒,他急于离开电视剧转投电影,一个机会送到手里哪有不要的道理?
于是他殚精竭虑,熬掉了不知道多少个晚上,无数次易稿,终于在被狄辉骂足了几十次之后写出了《罪歌》。这时他才知道这活为什么轮得到他,因为实在不是人干的事。
但他对《罪歌》还是很满意的,除了《高楼见青》,这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了。他把几年来的沉淀和向往全灌输在这部戏里,希望借这次难得的机会一举转向电影创作。
结果也让他满意,因为剧本出色,狄氏找到了国内最优秀的剧情片导演之一,张礼。
陈衍踌躇满志,对《罪歌》寄望甚大,一心期待这部片子被拍出来,可开机还没等到,就等到了狄辉隐晦地来问他肯不肯把剧本署名权让给别人。
一开始他自然不答应,巧的是,没过几天他妈妈的病就急转直下,他爹入不敷出,交不上钱,终于把段如锦的情况告诉了陈衍。
晴天霹雳,猝不及防。
陈衍自己忙活了一段时间,看着卡上数字的涨速慢如龟爬,终于在狄辉再次来找他,并保证给他加三成稿费的时候,答应了把《罪歌》让给别人,而那个别人就是李如风。
稿费还没结,段如锦那边已经不能等了。酒肉朋友陈衍也有,但一说起借钱就个个哭穷。他算了算利息,咬咬牙,借了一笔高利贷,先填上他妈妈那边的缺。
片子顺利开拍了,之后本来没编剧什么事,更没有他这个已经被除名的编剧的事,可他忍不住,还是三天两头往片场跑。亲生的孩子就算送人了心里也放不下不是?
他看着看着,觉得剧情和他写的不太一样,忍不住跑去问狄辉。狄辉知道他总在片场转,没给他解释,反而把他骂了一顿,让他老实点,别再管《罪歌》的事。
《罪歌》上映的时候陈衍的另一部武侠片《山河万里》也开始拍了。这算是狄辉补偿给他的一个机会,一个没那么吃重的项目。
陈衍去电影院看了《罪歌》,成品和他的完稿大相径庭,乍一看还不错,但就像一盘菜,西红柿和辣椒混在一起,粗看都是红彤彤一片,却是两种风格的生硬杂糅。
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因为狄辉要讨好李启风。
李启风这个人耿直,却幼稚,你说给他找个枪手他肯定不高兴,毕竟是明晃晃的造假;但你要说大家商量商量改改剧本,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忽悠下来,哪怕他用了大半陈衍的点子,心里都还以为是自己写的。
“编剧嘛,都是这样,最后改得跟一开始完全不同了。”他们都这么说,李启风也就没觉得不对。
临近九月颁奖季,狄辉忽然来找陈衍,说公司想把公关主力放在《山河万里》上,拿了他的剧本,挺不好意思的,再加上《山河万里》口碑不错,就给他争取个奖。
这时候狄辉在陈衍心里还是人模狗样的,《山河万里》也确实是狄氏出品,所以狄辉喊他去吃饭他也没多心,就去了。
那顿饭从一开始就不太对头,对方那个银行行长对他太热情,热情得异常,陈衍坐立难安,几次想找借口出去都没溜成。
最后狄辉才说,周行长觉得你挺不错。他眼神露骨,三两句话就把陈衍给卖了。
他又是愤怒又是好笑,这个周行长他甚至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,真是飞来横祸,拦都拦不住。
他开始拒绝得很委婉,后来越来越不耐烦,语气也恶劣起来,干脆从酒店跑了。
过了几天他才知道,狄氏资金断链,狄辉早就付不上他们的工资了,找周航也是为了筹钱,和他的剧本没有半点关系。狄氏有点门路的编剧早得到消息跑路了。
他这时才开始害怕,不是怕狄辉和周航,而是怕他的稿费到不了手,还不上高利贷。
他始终觉得狄辉无论怎么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