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国子监赴考省试的学生并不多,王子献与他们也不熟悉。不过,因着同来自国子监,总有几分情谊,很快他们便互通了名姓。得知眼前的少年郎正是传闻之中大名鼎鼎的王子献后,其余几人皆难以掩饰脸上的异样之色。王子献也并不在意他们的目光或看法,只微微一笑。
正说话间,几人便到得了考舍边。仔细一看,这匆匆建成的考舍犹如两道长廊,被厚厚的行障围了起来。行障约一人高,坐在里头应该几乎感觉不到呼啸的寒风。不过,行障挡得住寒风,却挡不住外头观望台上的目光。因着屋顶格外挑高之故,考舍内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可能完全隐蔽。
“希望这两日别刮起风雪。”一个国子监学生苦笑道,“眼下倒还好,若是风雪交加起来,就算浑身都冻得僵硬了,咱们也照样得继续考试。”以前在尚书省都堂考试的时候,所有人都会避开门边的位置,以免夜里受凉。如今却是谁都无处可供躲藏,只能披着大氅哆哆嗦嗦地熬过这一夜了。
众人皆纷纷称是,觉得这不仅仅是考验他们的聪明才智,还在考验他们的体力与健康。
这时候,一队金吾卫前来检查他们随身携带之物中是否夹带着不该带的物品。而立在几名金吾卫兵士身侧不远处的,却是两个穿着狐裘、配饰华贵、气度不凡的俊美少年郎。其中一人望了他们一眼,仿佛只是随意打量,片刻后便转开了目光。
王子献轻轻勾了勾唇角,眼中含着笑意。
“那是……天水郡王与新安郡王!”国子监学生几乎都是高官贵族子弟,总会有认识宗室者。当此人唤出两位郡王的封号之后,从其他州府解送的举子无不循声望过去——名声已经响彻长安的新安郡王,原来生成这般模样。
王子献眯了眯眼,不得不承认,自己既觉得骄傲,心底又难免嫉妒。当初分明是他劝玄祺必须手握权力,步入仕途,登得越高方越能保护自己与家人。而他褪尽矫饰之后,仿佛洗去了瑕疵,亦是越发耀眼,越发动人心弦,越发令他不由得心折。
然而,如今亲眼见到这么多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思仰望他,想必日后也会有人千方百计地接近他,而他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——他便又禁不住想要将他永远藏在自己的怀里,不被任何人所知。
如此矛盾的心思,也让他忍不住失笑。
于是,他索性不再看下去,走进了考舍中,选择了一个最容易被观望台上的人们看见的位置——既然玄祺已经替他打算好了,给他铺了路,那他便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,夺取今岁的甲第状头,扬名天下!!
☆、第一百三十九章 从容考试
当千余举子纷纷在考舍内就坐之后,发现此处并不似他们想象中那般冰寒无比。几乎有上百个火盆被安放在不同的位置,令考舍内始终保持着暖和,所有举子都能受益。如此一来,至少在他们答卷写字时,磨墨不会被冻住,手指也不至于因冻得太僵硬而无法运笔。
这时候,数十金吾卫执刀而入,四散在考舍内静静而立。不久后,国子监刘祭酒与新安郡王李徽便带着一群书吏走了进来,在旁边的主位上安坐。众举子立即起身向他们见礼,二人亦是颔首致意。迎着端详与细细打量的目光,李徽很淡定地正襟危坐,而举子们如此近距离地望着这位年轻的郡王,心中无不涌起了复杂难辨的情绪。
“第一场开始罢。”刘祭酒吩咐书吏们发下今日的考卷。进士科省试考两日,每日考一场。第一场为读史,分别根据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出三种不同的考卷,举子们可从中择取自己最擅长的卷子回答。
王子献并未如其他举子那样,早便决定了自己做什么考卷。他很是友善地向书吏要了三张不同的卷子,琢磨着这些考题。一张考卷五道题,三张考卷十五道题,几乎从来没有人能够在一天之内答完三张考卷,这少年郎究竟意欲何为?——给卷子的书吏不由得看了他几眼,将这个俊美少年郎的容貌暗暗记在了心里。
其实,不少才华横溢之士未必不能答完三张考卷,只是很难每一道题都发挥出众罢了。王子献亦并不例外,目前他的积累与能力尚有不足之处,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,他才能毫不费力地完美地答完三张考卷。当然,这一回他的目标也并非为了答完三张考卷,而是希望从题目中判断出题者的意图。
所有举子都知道,此次省试之题是由当今圣人所出的。他们也都明白,只要自己的答卷能够让圣人满意,便意味着日后的青云路必将畅通无阻。然而,圣人究竟想看到什么样的答卷?他最在意之事究竟是甚么?或许连不少朝廷官员都很难猜中,更不必提这些尚且稚嫩、对圣人几乎一无所知的举子了。
王子献与李徽曾多次讨论过这位皇帝陛下的困境与施政对策,对于他的想法多少有些理解。不过,他依然需要仔细品读省试题目中蕴含的微妙意味,以确定皇帝陛下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执念。
他很快便从这些题目中敏锐地发现了什么,目光微微一动:或许,另有些更为隐秘的暗流,是玄祺与他都尚未察觉到的。而这些暗流,或许正是当今皇帝陛下性情有些多疑的缘由之一。倘若不将这些暗流解决,皇帝陛下永远都无法安心做一位慈爱的叔父。越王府与濮王府便是再安分守己,也极有可能被这些暗流牵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