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一章 汤若望  乱明风云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(2/2)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5200xs.win/40825/302.html

得到了万历皇帝的照准。1611年,由徐光启主持,皇帝赐物利玛窦安葬于平则门外二里沟的滕公栅栏。而这块地,也获准免费成为了天主教会的产业,滕公栅栏,也成了此后来京传教的欧洲传教士们的墓地。

而在利玛窦之后,高杰面前这位汤若望,便是最为有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了。

汤若望,祖籍德国科隆,今年正好三十岁。他出生在当地有名的白尔家族,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小时候就读于耶稣会所创办的著名的三王冕中学,1607年,科隆城内流行瘟疫,三王冕中学被迫停办。十六岁的汤若望被当地耶稣会教区推荐到罗马德意志学院学习。1610年,他学完了哲学、古典文学、数理天文学等全部课程,特别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,显示出他具有很大潜力和才华。1611年10月,汤若望加入了耶稣会,宣誓终生安贫、贞洁、服从。随后,搬到了罗马耶稣的圣·安德烈奥修道院,当一名见习修士,接受严格的修士训练。并加入了灵采研究院,探索着不断发展着的新科学,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。汤若望经常到圣·安德烈奥修道院图书馆查阅材料,而资料中记载的早期传教士在东方在中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,让他激动不已。他钦佩利玛窦在中国采取的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的,所谓“合儒”的传教策略,竭力把天主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结合。当他听说利玛窦神父以其数学天文学的智慧,惊倒了中国人,并且受到皇帝的优礼和敬重,为上帝的教会开拓了新的、非常大的信仰领域时,他为西方的数理天文这在中国获得这样的价值而欣喜若狂。

1613年10月,他进入了罗马学院。开始了为期四年的神学和数学研究。罗马学院是罗耀拉于1551年创办的,虽说是一所基督精神的神学院,该学院的课程设置除宗教内容外,还有数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、机械力学、化学等科目。1617年,他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在罗马学院的学业,晋升为神父。1618年4月16日,在金尼阁的带领下,汤若望、邓玉函、罗雅谷等22名传教士,以葡萄牙政府的名义派遣,从里斯本启航东渡。

1619年7月15日,汤若望和他的教友们抵达了澳门,被安置在圣·保禄学院里。传教士们一踏上中国土地,便开始精心研习中国语言文化,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目标。这些西方修士入乡随俗,脱下僧袍,换上儒服,住进中式房屋,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lún_lǐ,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。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过程中,这些上通天文,下知地理,又熟读汉文典籍的西方传教士,自然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,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,这就是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。

然而,自从在利玛窦去世之后,有些狂热的传教士们,认为利玛窦过于迁就中国人,影响了天主教的“纯正性”,发展教徒速度太慢,便开始改变利氏的传教路线,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,坚决排斥儒家思想,严禁中国教民祭天、祭祖、拜孔子,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,酿成“南京教案”,传教士们被驱逐,在中国内地几乎无立足之地。汤若望等传教士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滞留于澳门,无法踏足登上大明内陆的土地,更不用说北上京城了。

直到去年,也就是天启二年(1622年),天启帝采纳兵部上书的满洲努尔哈赤勇兵悍将非“火器战车不可御之”的谏言,派人去到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火炮。从而让滞留澳门的传教士们以军事专家的身份,得以随炮而行,进入内地。

登陆大明内陆后,汤若望便换上了大明儒生服饰,把的德文姓名“亚当”改为发音相近的“汤”,“约翰”改为“若望”,正式取名汤若望,而其字“道未”出典于《孟子》的“望道而未见之”。不久,他便带着几个修士和护卫骑士,启程北上。

今日,是他们到达北京城的第一天,在客栈里安顿下来后,他们便前来附近这个小酒馆就餐,正好和高杰等遇上了。

高杰是学考古出生的,自然对汤若望这个大名人了如指掌,稍稍惊愕了一下后,便恢复常态,热情道:“原来是汤若望汤大哥,幸会幸会!”

汤若望也客气了一番,指着那红发的高大洋人介绍道:“这位乃是我们教会骑士穆勒大人!”

高杰又向穆勒抱拳,谁知那穆勒视若未见,仍旧死死盯着姬龙峰,怒气不减。

姬龙峰是个好斗的家伙,见状也来劲了,大声道:“兀那红毛大个子,你鼓着眼睛做什么,是不是想和俺打上一架啊?!”

高杰制止不及,知道事端又被挑了起来,心里苦笑,暗骂姬龙峰这小子真是猴子派来的惹事精。


第三百零一章 汤若望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