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:八路军节度使——第十二章:旌与节 7  北唐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(1/3)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5200xs.win/61583/95.html

帝虽然表情温和语气轻快,但是王峻额头上的汗水却涔而下。

宽宏厚道的郭家天子,不惜耗费人力银钱专门起一座偏殿,便是为了此刻这样将自己一军么?王峻心中暗自盘算着,但是皇帝问话是不能不答的,他轻咳了一声,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道:“……陛下自己起偏殿是为了娱自身,枢密院兴土木是为了利国家,此二事似乎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
郭威表情平静地看着王峻,缓缓道:“秀峰兄读的书比朕多,《贞观政要》和《魏郑公谏录》想必一定是读过的……”

王峻一愣,不知道皇帝这个时候突然间提起贞观政要和谏录有何用意,他迟疑着点了点头:“臣读过!”

郭威点了点头:“秀峰兄……唐太宗分三省六部,设政事堂,以群相共治天下,当其时,长孙无忌、房梁公、魏郑公三足鼎立,而其余诸相亦分其权,这些前朝故事,秀峰兄定然不会陌生……”

“……中书五房,处置国家政务已垂数百年,秀峰兄若是想废了这制度,总要将此事拿到朝堂上,与诸宰臣共议共决之,就算枢府自设五房,难道中书诸位相公不买账,秀峰兄还能强要他们将事情拿到枢院去议决?就算制敕发下去,中书不肯署敕用印,难道秀峰兄盖上枢院的印信朝臣们便认么?就算朝臣们肯给秀峰兄这个面子,难道那些外藩节度们。也肯认这未经凤阁鸾台的圣旨?”

郭威平静地说着问着,王峻头上地汗水越来越多,擦都擦不过来了。

“秀峰兄……国家制度朝廷典章,不是一句话便能轻易更张轮替的。中书秉相权,分而治之,群相不但能够随时匡正天子的过失,亦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,不使一相独大专断擅权。这是文皇帝之所以用群相而行垂拱之道的缘由。秀峰兄若真的用枢府取代了中书。则群相变成了独相。朕固然睡不安稳,难道秀峰兄举家老小能够睡得安稳么?”

王峻哑口无言……

皇帝的语气始终保持着温和,脸上也没有带分毫的厉色,但是他自然听得出来,皇帝是在明明白白的警告自己。

群相共治乃是唐太宗定下地规矩,三省分权,在流程过程上相互制约。群相组成政事堂会议共议国政从而使中枢决策更加科学更加谨慎,同时也杜绝了朝廷出现权力过大地宰相,任何时候都是几位宰相同时秉持朝政,没有人能够独相,这既能保证避免因为一个人地失误而导致整个决策错误,同时也能保证垂拱而治的皇帝不至于对朝政失去控制权。

一旦中书的权力为枢密院所夺,那么情况便完全不同了。

如局是中书令冯道高高在上,挂着首相的荣誉头衔在朝中养老。所谓“大隐隐于朝”是也。另外三位宰相以王峻为首。还有范质和李谷,三个人的职事各有不同,但是差遣一致。全都是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,挂着这个头衔,三个人在中书门下省实际上是平起平坐的。王峻并没有权力直接命令或者领导范李两位宰相。

但是一旦中书地权力转移到了枢密院,王峻这个枢密使便是枢密院当之无愧的老大,郑仁诲以下全都是他的下属和助手,国家大事,他一言可绝。

那才是真宰相——诸葛亮、谢安石那样的真宰相!

皇帝如今是在十分明确地警告自己,这个算盘不要打,虽然君臣亲密情谊至好,但是他是不会容忍自己成为武侯和谢安那样可以与国君并驾齐驱“共天下”的权相的。

其实王峻早就应该想明白,当今天子郭威是在万马军中杀出来的天下,一家老小全数死于政争仇杀,自然绝非终日居于深宫的刘后主和司马曜,想在郭威面前做权相,这个想法本身便很危险。

“朕知道,秀峰兄心中其实一直有些怨言,埋怨朕做了天子,便疏远了旧人……”

郭威叹着气道:“……当初正是秀峰兄带头将衮服披上了朕地肩膀,既然没奈何坐了这个位置,朕便不再是当年与秀峰兄军前饮酒营中舞剑地郭雀儿了,朕是统领天下军州治理万千黎庶的皇帝,是皇帝便要有个皇帝样子……皇帝处事自然不能似郭雀儿处事那般不管不顾。做皇帝不能偏听偏信,偏听则暗,兼听则明,这是唐太宗说的。所以朕不能只重用你秀峰兄一个人,冯令公四朝元老,当年你我见他都是要行叩拜大礼地,如今虽说不掌势了,总也还是前辈,秀峰兄总要给他留下几分颜面!范质等人虽然年轻,却都是文人当中治国的翘楚,史化元当年凭仗着长枪大剑轻视文人,最终闹了个举族全灭尸骨无存,前车之鉴,秀峰兄要引以为戒啊……”

这个份上,王峻只能跪叩谢罪。

“好了好了……”郭威笑着步下丹,亲自将王峻扶了起来:“朕不过劝劝秀峰兄,你我自家兄弟,恩结骨肉,秀峰兄也不必过于惶恐。秀峰兄此来,想必是有大事吧!”

王峻点了点头,取出折从阮的奏表道:“关北行营折从阮和延州李彬的联名奏表,高允权了!”

郭威脸色凝重了起来,接过奏表看了起来,半晌方道:“这么快啊……”

王峻点了点头:“高允权本来便已经形同傀儡,早死晚死,区分其实不大。他的身后哀荣是一桩事,照理说高家如今在延州已经一钱不值,马虎一下也无所谓,只是天下藩镇看在眼里,未免要埋怨朝廷叙礼过于势利,面子上不好看倒还不打紧,寒了四方节度们的心却是大事;恤典之外。李文革地


第二卷:八路军节度使——第十二章:旌与节 7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