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宋朝的舍尖文化  阆苑宋歌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5200xs.win/69465/11.html

我们现代人觉得一日三餐是很普通的事情,但在唐宋之前,平民老百姓大多做不到一日保证三餐,那时实行的是两餐制,也就是上午一餐和下午一餐。当然宫廷里的皇帝是三餐乃至四餐,甚至多餐的。到了宋朝以后,一日三餐才真正普遍起来。

我们平时用的杯、盘、碗、筷这些餐具都是从宋朝开始才逐渐齐备,煎炒烹炸等烹饪手法也是从宋朝开始才基本完善,“现代化”的进食方式也是在宋朝才完全定型。

我们现代人都喜欢炒菜,特别是江南城市都喜欢吃炒菜,其实,这个特色也来自宋朝,现代人用的煤和天然气,宋朝的人就会用了;现代人到了夏天喜欢喝冷饮,冷饮也是在宋朝才开始发达的……其实,我们现在很多饮食细节,都能从宋朝找到源头。

宋朝农业也渐渐开始发达了,农产量的提高、所以,食物也就变得丰富,从宋朝开始有了夜生活。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宋朝的个很糟糕的朝代,但是,不能否认的宋朝是最富有的一个朝代。

当宋朝的人们一日三餐温饱之后,他们便会追求吃得好一点,吃得更精致一点。其实,宋朝人对于饮食和吃的方面是非常讲究的。宋朝的有钱人就跟我们现代的的年轻白领一样,都不习惯在家自己做饭,而是下馆子或叫者叫外卖。在宋朝的《梦粱录》中都是有记载的,也都是有据可查的。“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,旋买见成饮食,此为快便耳”,就是真实的写照。所以,宋朝城市中的美食店很多,“处处有茶坊、酒肆、面店、果子、油酱、食米、下饭鱼肉、鲞腊等铺”。

蔬菜是宋朝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,有历史学家考证,宋代栽培的蔬菜品种非常的丰富,蔬菜的种类大约有四五十种之多,与我们今日市场上的蔬菜种类大体差不多。

《东京梦华录》、《梦粱录》、《武林旧事》中都罗列有一个个长长的美食、小吃、点心名单,抄也抄不过来。甚至可以说我们今日的五星级大饭店,菜谱上的名目也未必有那么丰富。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宋朝的开封与杭州,用现在的话来说,那简直就是“吃货”的天堂。

所以,宋朝的饮食发展,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,尤其是城市饮食的繁荣,各地名菜佳肴的出现,为后代地方菜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。杭州、开封等地仿宋菜的开发,能为今天的餐饮业、旅游业与提高人民饮食生活水平服务。

北宋朝定都在汴京,南来北往的行商都云集于此,久而久之汴京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会馆。例如:山西、陕西、甘肃三省的商人修建了山陕甘会馆,还有浙江会馆、福建会馆等等会馆。

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喜欢到自己家乡的会馆居住,喜欢去会馆看望同乡友人,喜欢听着亲切的家乡话,喜欢享受带有家乡风味的美食。

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,也最能正确地、形象地映照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情况。以民俗元素或物质的形式出现,如酒店、茶馆等;

在古代的时候,一个城市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并不是衙门而是酒馆和茶坊,因为很多人会在这里评说皇上是否贤明、皇上是否有德,还有当今的局势又是怎么样的?那么酒馆就一定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了。再说了民以食为天,不管老百姓也好,达官贵人也罢,甚至是文人骚客都是需要吃饭的,只要是吃饭那肯定是需要进酒楼的。

最关键的是商人聚集之所往往是消息传递最快的地方,因为,古代没有电话,更没有网络,所以,茶馆和酒馆就成了信息的集散地。哪里的粮食涨价了?哪里的茶叶?哪里的丝绸短缺了?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快速,最翔实的答案。而答案往往意味着浓浓的商机,嗅觉敏锐的商人们即使暂时没有生意,也喜欢到这里来打探打探消息。假如有了生意,毫无疑问这里更是最好的谈判场所了。因为这里有着十足地商业气息。有商人就意味有钱财,这个道理谁都明白,所以,汴京城不但是商人的聚集之处,还是东南相当繁华的场所,除了各大会馆之外,酒肆、赌场在这个地方也是开了一家又一家。火爆的生意和盈门的顾客可以作证,这里就是人间天堂。

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这幅画上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,其中可以明确认出的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。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,也是汴京当年繁荣的历史见证,更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,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。

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一下宋朝的舍尖文化和宋朝的酒馆和茶馆。正是因为这些文化背景的因素,所以,这就是小说的主人公萧潇雨和皇帝赵构都想开酒馆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
第十一章 宋朝的舍尖文化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