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阵风来,吹起了女子些许散落的发丝“走吧!”女子说。
唐珏亦步亦趋的跟随,开门,行礼,请郡主上了车,自己也有些笨拙的上了马,太阳已经向西,一行人向最近的驿站行去。
驿站快到了,唐珏又不禁紧张起来,这次出来,虽是奉了皇命接郡主回京。但是谁都知道,这郡主与皇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,只是个从小侍候皇上的丫鬟,八年前被当时胡族里权势最强的二王子点名要了去,才册封了郡主抬了抬身份。这郡主的身份,说是给她的到不如说是给胡族二王子的。当年的二王子在族内早已是战功赫赫,如今已经是胡族的王上了。自他掌权5年以来,胡人内乱渐定,人心向稳,引进了中原的耕作技术,基本可以维持温饱,也少有南下烧杀抢掠的行迹。称得上是内外兼顾,光明磊落。
如果说唯一关于他的猜测流言就是八年前,胡族与中原的那场战役,适逢中原先帝驾崩,皇族内乱,胡族当时的王上向来穷兵黩武,挥师南下,足足打了近两年,直到中原新帝登基,亲临战场督战,而就在此时,一直驻守边防的大将秦书却又突然暴毙,中原军队大乱,人人自危。就在此时胡族先锋二王子却宣布退兵了,没有带走一兵一马,一金一银,只带走了一个女人。后来,皇上宣布秦书为叛将,一直是胡族内应,因被发现处死,胡族没有了内应而撤兵。
消息一出,群情激愤的程度可想而知,无数平民冲入秦府,那些在战争中死了亲人的百姓们,完全不受理智控制的讲怨气和伤心,发泄到秦家人身上,还没等朝廷的官文下达,秦家早已家破人亡。据说那被众人践踏至死的场景比真正的战场还要血腥几分,令人唏嘘。
眼前的郡主就是当年,二王子带走的女人,她一去胡族八年,二王子对她未娶,未封,她就像黄沙一样消失在了塞外。最近,胡族行文礼部要把她送回来,两朝和亲倒是常有,但是有送回来的却也是问所未闻,就算是礼物被退回来,也是关乎国体可大可小的事,何况是女人,礼部只好请圣意。听闻礼部尚书向皇上禀报的时候,皇上正在习字,刘尚书说完见皇上笔端又行云流水了很久,才沉沉的道了个“好”字。不知道是说字好,还是回来这件事好,郁郁拿不定注意,直到接到了再皇城外的一出湿地边修造郡主府的通知。这才确定,皇上确实是知道并同意了郡主回来。
接下来就是要选定一个人选去接郡主回来,两国商定的交接地点就定在了边关,刘尚书又拿不定主意了,战战兢兢的再请皇命,皇上说“无甚大事,又路途遥远,就找一个身体好的年轻人去吧!”于是,唐珏就成了这个年轻人。
唐珏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担起这个差事的。半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一心想要悬壶济世的大夫。自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病逝了,被张太医收为义子养在府中。张太医是太医院里的老人了,德艺双兴,又有着聪慧变通的头脑,很能洞悉世事,故虽经变天换主,却一直备受重用。
张太医经常跟唐珏说,皇帝最信任的不是嫔妃和朝臣,而是大夫,是真正的性命相托。唐珏觉得这句话有些多余,因为他觉得所有人对大夫都是性命相托,他也自会尽力而为的去救治每一个人,这是他从小学医的信条。当然,他也有配得起这信条的能力。他是聪明的,也是勤奋的,更是善良的。虽然达不在过目不忘,担凭着勤奋和自幼的家门熏陶,他是医术早已是同龄人里的翘楚,虽比张太医仍有差距,也只是时间和经验的问题。他经常背着药箱到村子里为穷人看病不收分闻。黄河泛滥,到致鼠疫肆虐,他不顾安危,不眠不休的救人危难,而且,从不留名,不要感谢,就算对张太医也只是插科打诨就过去了。
半年前,张太医与皇上长谈了一次,没过多久,就接到了让他到刑部去做个小官的通知。唐珏本无心仕途的,只想好好治病救人。不过,皇命难为,而且,据说也只是个整理尸检档案的活,用不了多少时间,还可以趁机多学习一个案例,他也就应下了。
不过,当了官的唐珏依旧是一个聪明人和认真的人,原本杂乱的尸体档案被他整理的仅仅有条,还通过对档案的整理,提供出了重要线索,帮助破获了刑部大案。掌管刑部的荣青王爷把破案有功的人都上表了皇上,个个都得到了嘉奖。唐珏也官升了半级,被调到了礼部,继续管档案,不过这次管的是人的档案。在洛朝朝臣们的档案由吏部保管,但是皇族嫁娶的档案,则放在礼部。唐珏自然是不喜欢这份工作,不过还没等他抱怨这个接郡主回京的差事就落到了他头上。
本就为官不久,又刚到了新部门,上级、同僚统统都很陌生,加上接到的又是这么一个亘古没有的差事。准备起来更是,如履薄冰,但好在唐珏总还是个好人,所谓好人就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坏,愿意帮助他的人,各各环节也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。如今已经接到了郡主,也并没有遇到刁难,唐珏心里的包袱也算是卸掉了一半。可是,也还是有他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。就是郡主竟然什么人都没有带,就一个人回来了。他原本想,至少郡主应该带两个至少一个贴身的丫鬟,可是,刚才一声“走吧!”竟所有人都走了,只留下郡主一个人。他们这一行人里也都是男子,只带了一个原本打算粗使的丫头。照目前情况看来,回京